• 首页 > 老兵共赢圈 > 企业访谈 >
  • 微型企业黄先锋:一位退伍军人的创业之路
  • 微型企业黄先锋:一位退伍军人的创业之路

    羊满山、鸡满地、鱼满塘、猪满圈,林下立体养殖为那人烟稀少的上思县汤妈林场勾画出一道亮丽的风景,昔日静寂的深山一下子热闹起来。

    这,就是上思县退伍军人黄先锋创办的微型企业——上思县先锋养殖场。

    黄先锋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002年12月到广西武警部队参军,2004年底服役期满。“退伍后,许多回乡战友都叫我一起外出打工,而我却有自己的梦想。经过反复思考和进行市场考察,我认准养殖业具有很大的商机和发展前景,一定要创办自己的养殖场。”说起创业初衷,黄先锋信心满满。

    为了实现办场,2006年秋,他拿出自己的退伍安置费,用3年时间到钦州农校“充电”,学习畜牧兽医专业。2009年7月毕业回家,他即与父亲一道骑上摩托车到20多公里外的上思县汤妈林场考察。经多方协商,与林场签下了为期15年的场地租赁合同。那里依山傍水,四周万木葱茏,空气清新,气温均衡,而且远离村庄和工厂企业,无污染源,发展养殖得天独厚。当年,他筹措8万多元,在林间搭建起一幢5间砖木结构房子和数十间猪、羊圈与鸡舍,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经过场地消毒后,开始从外地购进60头良种后备母猪、6只种黑山羊(其中母羊5只、公羊1只)和到乡下选购5只良种母鸡(当地叫石鸡)繁殖饲养,集“母猪、羊、鸡”三养于一炉,创办林下养殖基地。原做屠宰买卖的父母和哥哥也放下“屠刀”,一起加入了养殖行列。养殖场里,一家4口均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父亲当羊“官”,负责牧羊,母亲做清洁工,负责清扫羊舍和猪圈,哥哥任饲养员兼购销员,先锋当技术员。经过精心的饲养,养殖成效凸显。黄先锋介绍,每只母羊年产羊羔2胎、4-6只,山羊放养8个月就有25公斤,满12个月的达35公斤以上,售价每公斤40-50元,平均每只羊收入在1500元左右,去年销售成羊300多只,总收入40多万元。2010年起,年均销售仔猪上千头,每头纯收入60-80元。现有存栏良种母鸡200多羽,去年销售肉鸡680多羽,其中大阉鸡250多羽,项鸡430多羽,售价每公斤50-60元,阉鸡和项鸡平均每羽收入分别为180元和90元,而且产品供不应求。2011年春,他又与有关部门承包经营50多亩的汤妈水库,放养罗非、鲢、鳙、草等常规鱼3万多尾,年产鲜鱼3万多公斤,总产值18万多元。养殖场如滚雪球似的,逐渐发展壮大。2012年6月,经县工商部门批准,他挂牌成立了“上思县先锋养殖场”,自此名正言顺地当上了微企老板。同年9月,他养殖的本地石鸡也正式定名为“雄威石鸡”品牌,并获得了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双喜临门。

    黄先锋说,这些年来创业很艰辛。电和路一直困扰着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深山里每天晚上只靠电瓶或煤油灯照明,鸡蛋得拉回县城才能孵化,往返开销费用大。在山里头没有电视看,只有收音机和“mp3”陪伴。电视要到4公里外的林科所才能看上。手机信号也不是很好,要是牧羊到了深山,就根本无法与外界联系。那里山路崎岖,每天骑着摩托车进出,却是晴天一身尘土,雨天一身泥。虽然现在有了“皮卡”小车,但遇上雨天,山路泥泞,难以行进。常年呆在山里,皮肤晒得黝黑,至今已而立之年了,还未娶媳妇哩。“先立业后成家嘛”。他饶有兴趣地告诉笔者,父亲今年特许,叫我多开车到山外转转,争取早日讨个好老婆。说到这,见他哈哈直笑。创业是艰辛的,而苦中有甜也有收获。他创办的养殖场,近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认可和高度重视,2011至2012连续两年获得县政府“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奖”,总共拿到9万元奖金。今年初又获得微企创业补助金3万元。县政府还将“雄威石鸡”品种纳入了扶贫发展项目,在全县乡村推广养殖。县政府同时答应,尽快帮助解决养殖场的道路和用电问题,力争在年内修通4公里水泥路和接通用电设施。

    黄先锋对今年的生产早已谋划,将努力实施“一减两扩一持平”和 “113”发展目标。即压减母猪养殖,他认为养母猪比养羊成本高,而且价格波动大,效益不理想,从今年起要逐步减少,将猪圈改为羊圈。继续扩大黑山羊和“雄威石鸡”养殖,发展黑山羊1千只,孵化“雄威石鸡”小鸡1万羽,放养常规鱼3万尾,不断做强林下经济产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