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五良将之一 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
张辽,169 — 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魏名将。与曹仁、夏候渊、张郃、徐晃并称曹操手下五大良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说降关羽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斩乌丸单于蹋顿于柳城,又讨平梅成、陈兰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主力,使敌军十万退却,威震敌国,名威天下,为操拜为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抱病退吴将吕范。黄初三年,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三岁。
张辽 - 历史年表
出身
张辽本是马邑富户聂壹的后代,前133年,汉武帝曾派聂和匈奴做生意,打算诱匈奴深入马邑附近,伏兵击之,后被匈奴觉察,未遂(参见马邑之战)。张辽因避仇家而改姓张佐吕。
张辽年轻时做过郡吏。东汉末年,并州刺史丁原见其武力过人,召他为从事(从事是刺史的下属官吏。按照汉朝的制度,刺史的下属官吏中有兵曹从事一人,主管兵事。张辽担任的很可能就是兵曹从事),让他率兵进京。接着,何进又派他去河北招募兵勇。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死,十四岁的皇子刘辩继位,政权由大将军何进掌握。当时宦官蹇硕等与何进争权。何进召并州牧董卓进京,想诛杀宦官。张辽随从丁原带兵到都城洛阳。不料董卓未至,何进因事泄而己被宦官杀死。张辽从河北招了一千多人,回到洛阳,这时董卓已来,张辽率兵归属了董卓。董卓被杀后,他又转归吕布,任骑都尉。
初平三年(192)吕布被李催击败,张辽随吕布东出武关,先后投袁术、张扬、袁绍。兴平元年(194),乘曹操东征之机,从吕布攻兖州。次年吕布为曹操所败,张辽又随吕布逃往徐州,投奔刘备。建安元年(196年),吕布偷袭刘备,自领徐州牧。建安三年(198),张辽兼鲁国相(汉代由朝廷派往诸侯国主管行政的长官),时年二十八岁。
降曹
建安二年(197年)夏,曹操为拢络吕布对付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的右将军袁术,奏请献帝晋升吕布为左将军。
建安三年(198年)夏,吕布背叛曹操,与袁术联合,遣张辽(时为北地太守)及中郎将高顺攻刘备。十二月,吕布在下邳(今江苏邳县南)被曹操所杀,张辽统军归降,曹操知张辽英勇善战,拜他为中即将,赐爵关内侯。后张辽他屡立战功,升任裨将军。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派张辽与关羽为曹军先锋,关羽斩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围。曹军初战告捷,有利于官渡之战发展。
当初关羽降曹时,曹操喜关羽之为人,但从关羽的举止神态中发现,他没有久留曹营之意。由于张辽与关羽关系甚洽,曹操便对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张辽闻后,颇感为难。如直言报告曹操,恐于关羽不利,如果隐饰欺瞒,又不是臣下所该做的。思索再三,终于下了决心:“曹公,是君父;关羽,是兄弟。”于是将关羽之言俱实报告曹操。不料曹操听到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在击破袁绍后,派张辽平定鲁国各县。当时昌豨聚众占据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北),张辽与夏侯渊率军围攻,数月后,曹军粮尽,夏侯渊准备退军。张辽对夏侯渊说:“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夏侯渊表示同意。于是,张辽派人对昌豨说:“公有命,使辽传之”(《三国志•魏书•张辽传》)。昌豨果然下城和张辽相见。张辽劝他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三国志•魏书•张辽传》)。昌豨答应投降。张辽便单身登上三公山,进入昌豨家中,拜访昌豨的妻子儿女,昌豨欢喜,便随张辽去见曹操。
曹操对昌稀抚慰有加,命他仍回原地。然后指责张辽说:“此非大将法也。”张辽认错,并说:“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建安八年(203年)正月,张辽随曹操到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征讨袁谭、袁尚兄弟,有功,受命代理中坚将军。袁尚逃奔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曹操继续追击,由于袁尚坚守,未能攻下。曹操暂回许昌,派张辽与乐进先攻下阴安(今河南清丰县北),把那里的百姓迁到黄河南岸。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张辽跟随曹操再次领兵攻邺,八月,破邺城。张辽另领一支军队去平定赵国(汉代国名,辖地相当于今河北南部)、常山(汉郡名,辖地相当于今河北正定到赵县一带),招降了沿太行山一带的各部分农民起义军和黑山起义军首领孙轻。十一月,张辽跟随曹操攻讨袁谭。并于建安十年(205年)正月,击杀袁谭于南皮(故治在今河北南皮)。迫使袁尚和他的次兄袁熙逃奔辽西乌桓。张辽又独自率军平定辽东(汉郡名,辖地相当于今辽宁东南部),又镇压了辽东一带柳毅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回到邺城的时候,曹操亲自迎接张辽,与其共载,加封张辽为荡寇将军。接着,他又奉曹操之命向荆州的刘表发动进攻,平定了江夏(汉郡名,辖地相当于今湖北汉阳一带)诸县,还屯临颖,被封都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秋,曹操为统一北方,开始远征乌桓的作战。曹操挥师北上,亲率轻骑兵,昼夜兼程,疾速行军,并以主力攀崎岖小道,出卢龙寨,跋涉500余里,越白檀、平岗,进抵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以东。八月,辽西单于楼班与袁尚、袁熙及蹋顿单于等,率骑兵数万迎击曹操。曹操登上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境白鹿山),踞高远望,见敌军虽众,但阵容散乱,便欲攻敌。此时,张辽情绪激昂,也劝曹操与其相战,曹操于是不顾后续部队尚未集结,立即令将军张辽为先锋率兵发起突击,并将自己所持麾授于张辽。张辽出击,大破敌军,斩蹋顿单于及名王以下10余人,俘虏20余万人(参见白狼山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派张辽屯兵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北)。时荆州尚未平定,临出发时,军中有人谋反,入夜,营中惊乱起火,全军骚动不安。张辽对身边的将领说:“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于是他向军营中发布命令:“其不反者安坐”(《三国志•魏书•张辽传》)!然后,张辽率亲兵数十人在军阵中央巍然站立。不一会,骚乱自然平息,张辽立即查出并处死了带头谋反的人。
时张辽屯兵长社、于禁屯兵颍阴、乐进屯兵阳翟,但三将性格相异,互不协作。曹操便派司空主簿赵俨并参三军,每事训谕,三将于是和睦。
建安十四年(209年),庐江人陈兰、梅成占据氐(今安徽崔山县东北境)、六(今安徽六安县北)反叛,对合肥形成威胁。曹操派于禁、臧霸等人讨伐梅成,命张辽督率张郃、牛盖等人讨伐陈兰。梅成见大军到来,假意投降,于禁因此撤兵。于禁一走,梅成就带着部队投奔陈兰,二人合军,转入氐山。氐山中有座天柱山(今安徽岳西境),山势陡峭,高二十多里,道路险要狭窄,步行仅能勉强通过。张辽欲进攻,诸将说:“兵少道险,难用深入。”张辽却说:“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于是,到山下安营,挥军攻敌,斩杀陈兰、梅成,尽俘其众,迅速稳定两地局势。事后,曹操评论众将的功劳,说:“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下令增加张辽的封邑,并授给他可以用来代理自己调动和指挥某一地区军队的符节。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进攻孙权,退兵后,派张辽和乐进、李典等率领七千余人驻守合肥。后来,曹操征讨张鲁,给合肥护军(主管武官选拔、考察的官)薛悌送来一封手札,信封边上写有“贼至乃发”(《三国志•魏书•张辽传》)的字样。
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率吕蒙等亲征皖城(今安徽潜山),张辽闻迅,率援军而至,到夹石(今安徽桐城北),闻皖城已失,只得退去。
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攻取益州(州治在今成都,参见益州之战),留关羽守荆州(州治在今湖北江陵)。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北)围攻曹仁,时孙权为夺取荆州,向魏称臣。于是,曹操召张辽和诸军都回来救援曹仁。张辽未至,徐晃已经打败关羽,解除了对曹仁的围困。张辽与曹操会师与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张辽大军赶到时,曹操乘辇车亲自慰劳他们,并命他屯驻陈郡(今河南淮阳一带)。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孙权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辽等将领一起打开手札,上面写着:"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三国志•魏书•张辽传》)。曹操此信,是根据众将的特点所写。他认为张辽、李典勇锐,便令出战;乐进持重,便令守卫;薛悌是文职官员,所以不令他参与战斗。
诸将因为敌我悬殊,犹豫不决,张辽说:“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
第二天拂晓,张辽披甲持戟,率先冲锋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员大将。大声呼喊自己姓名,猛打猛冲,直冲至孙权麾下。孙权见状大惊,众将不知所措,孙权逃到一个小山上,用长戟自卫。张辽大声喝叱,要孙权走下高丘决战,孙权不敢与张辽交锋,动也不敢动。后来,孙权看清张辽人数不多,这才聚兵将张辽所部层层包围。张辽挥军左突右冲,奋力向前迅猛冲杀,终于打开一个缺口,率领几十名部下突围而出。其余尚未冲出包围圈的部众大声呼喊道:“将军弃我乎”(《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张辽闻声,再次杀入重围,将被围的士兵救出。张辽所到之处,吴军望风披靡,无人敢当。激战至中午,吴军屡战不胜,锐气大挫,张辽等安然还城。 张辽回营后,加修守备工事,自此军心稳定,诸将对张辽也更加佩服。
孙权围合肥十余日而不克,被迫撤军。部队均已上路,孙权和诸将在逍遥津(今安徽合肥东)北,张辽远远望见,乘机率步骑发动袭击。斩吴偏将军陈武,亏得甘宁、吕蒙等奋力抵挡,凌统才将孙权救出。凌统回军再战,左右尽死,凌统也受伤,估计孙权已脱险,方撤兵。孙权逃至逍遥津,时值河桥半拆,丈余无板,孙权急策所骑骏马腾越而过。时将军贺齐率3000人在逍遥津南接应,孙权才侥幸得免。这一仗,杀得江南人人害怕,据说,听到张辽大名,江东小孩都不敢夜间啼哭。
张辽此战备受曹操赞赏,升征东将军。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再征孙权,到合肥,按照当年张辽作战经过的路程走了一遍,叹息良久。他给张辽增加了兵力,并多留部队,由张辽总领。三月,曹操回军,留伏波将军夏侯惇统领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今巢湖市境)。
文帝曹丕继位为魏王,曹丕提升张辽为前将军(高级武官),并分封张辽兄张汛和一子为列侯。孙权这时复叛,曹丕派张辽仍回合肥驻军,并进爵都乡侯,给他以极大的恩宠:将自己乘坐的车子送给张辽的母亲,派军队护送张辽的家人送到驻地,并下令张辽的母亲到达时,仪仗队要出来迎接。张辽部下的将士也都在道边下拜,旁观者纷纷称羡。曹丕称皇帝后,封张辽为晋阳侯(今山西太原市。晋阳侯为县侯,是侯爵中最高的一级),增邑千户,前后共二千六百户。
黄初二年(221年),张辽到洛阳朝见文帝曹丕,文帝在建始殿接见了他,亲自问他当年在合肥之役时大破吴军的情形。听完他的述说后,文帝环顾左右,深有感触,说:“此亦古之召虎(周宣王时,淮河流域的淮夷族不服周的统治,召虎带兵攻打他们)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下令为张辽起造宅第,厚加赏赐,还特意为张辽母亲造了宫殿。又把随张辽破吴军招募的敢死之士都升为虎贲(皇帝的卫士)。
不久,刘备因关羽在江陵之战中被俘杀,率军攻吴,孙权与曹魏修盟,再次称藩归附。张辽回军屯驻雍丘(今河南杞县),后来得病。曹丕派侍中刘晔带着太医去给张辽治病,还不断派虎贲郎前去探问病情。曹丕自己也亲自去看望。他拉着张辽的手,赐给了御衣,并下令每天给他送御食。可以说关怀备致、荣庞至极。病稍好了些,张辽即回到驻地。
黄初三年(222年),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军,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令其子入朝作人质,遭孙权拒绝,激怒了曹丕。九月,曹丕分兵三路首次攻吴,其中一路即由征东大将军曹休和张辽统率。张、曹乘舟到达海陵(今江苏泰州市)。孙权闻张辽又来,非常害怕,对众将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孙权的谋臣、建威将军吕范、统率水军抵御曹休、张辽,结果被曹、张击败,退守江南。
时张辽病情恶化,不久在即江都(今江苏扬州西南)病故,文帝流泪痛悼,赐谥刚侯,其子张虎嗣。
黄初六年(225年),魏文帝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的战功,下诏书说:“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今安徽省合肥市建有逍遥津公园,园中有张辽塑像,以纪念张辽的功绩,
点评:
张辽一生征战,以果敢著称,亦有谋略。其颠沛多方,终得雄主,奋其武勇,威震江南。方其以一遇一,勇者得前,大呼自名,陷阵冲垒之时,不但敌人夺气,而且较其勇悍,亘古无多,在三国时的武将中也是颇为突出的。
张辽 - 《三国志·张辽传》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数月粮尽,仪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豨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从攻尚于邺,尚坚守不下。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颖,封都亭侯。从征袁尚于柳城,率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干蹋顿。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成伪降禁,禁还。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灊山。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增邑,假节。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匆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
关羽围曹仁于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辽与太祖会摩陂。辽军至,太祖乘辇出劳之,还屯陈郡。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分封兄汛及一子列侯。孙权复叛,遣辽还屯台肥,进辽爵都乡侯。给辽母舆车,及兵马送辽家诣屯,敕辽母至,导从出迎。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文帝践阼,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十六百户。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孙权复称藩。辽还屯雍丘,得疾。帝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疾小差,还屯。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子虎嗣。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虎为偏将军,薨。子统嗣。
张辽 - 人物评价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三国志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
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三国志 乐进传》
(魏文)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三国志 张辽传》
(孙权)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三国志 张辽传》
张辽 - 赞张文远诗
(一)
文远英才世间稀 吴侯惶惶跳乌溪
江东儿郎多才俊
(二)
旷世奇将属张辽 匹马纵横震雄师
胜不喜兮败不忧 三军夜宿披征衣
子义引兵偷城时 火炮一响万箭袭
东莱竖子何不量 千古共笑太史慈
(三)
自古英雄良木栖 下邳文远被擒时
如若沽名学公台 安能威震逍遥津
(四)
合淝士卒八百名 就取吴侯十万兵
今日长江两渡行 取得紫首胜万金
昔日威震逍遥津 现已惊遍吴人心
可惜英雄寿已尽 不日天下名传经
张文远
千古名将逞奇功,一片丹心存腹中.
东奔徐州随吕布,下邳城中降曹孟.
唇枪舌剑破昌豨,白马阵前战先锋.
金戈铁马扫袁氏,怒斩蹋顿平辽东.
登山涉险攻天柱,逍遥津上锁玉龙.
重病出征退吕范,江都城中薨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