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伍兵的慈善之路
夕阳滚落西山,缓缓地收束她迷人的金黄色的光线。晚霭渐渐地厚重起来,美丽的安华山庄老年公寓在湿漉漉的雾气中舒腰展臂,拥抱着老人们甜蜜的进入梦乡。
是呀,黑夜就是一把保护伞,温馨的怀抱着这辛劳了一生,进入晚年岁月的老人们。作为安华老年公寓董事长的刘泰安几乎每晚都要站在自己住房的窗前,尽情地瞭望着那坐落在绿树丛中的安华老年公寓里那盏盏诱人的灯光,还有那扑簌迷离的夜空和耳边传来的阵阵蛙声。"蛙声十里出山泉",多么令人陶醉的夜啊!
一天的疲劳,一天沉重的精神负荷,在这一刻悄无踪影,这能不是一种享受么?
然而,刘泰安,这位曾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硝烟中拼杀过来的解放军战士,自1981年复员回乡后,就一刻也没有安闲过,夏日的夜晚,站在窗前,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已近花甲之年的刘泰安,1973年高中毕业后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村办教师,至十年动乱结束的第二年便听从国家的召唤,从军入伍;1979年,越南军队炮击云南边境时,他便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81年复员后担任了九个春秋的村治安主任和村支部书记,1990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下,赴广州创办了汽车修理厂,2009年,携带自己办厂获得的赢利,回到望城县黄金镇,创办了当年省会长沙市的第一家民办养老福利机构:安华山庄老年公寓。
站在窗前,遥望着绿树丛中的公寓大楼和楼前坪院停着的汽车、散布在一角的老年健身器械,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并没有白白度过,虽然是劳碌的一生,但面对舒心安度晚年生活的老人们,他感到欣慰了。从2010年5月1日第一期老年公寓竣工投入营运,这一栋面积为3000平方米,拥有安置床位170张,已入住128位老人。加上即将竣工的第二栋公寓楼,安华山庄老年公寓安置的床位将达到310张,此刻安华山庄可营造面积已经是300余亩,且已投资了2000多万元。
安华,已成为湖南省会长沙唯一一座建设规模最大,养老设施最齐全的老年人安置圣地。长沙市老龄办主任廖肇联在参加安华山庄老年公寓红歌会庆祝活动时说:目前,我市60岁以上老人已达104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6%,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高龄化显著,农村老龄问题加剧,社会负担加重等老龄问题的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目前长沙市公办福利院仅有万余张床位,尚缺近2万张床位。因此,依靠社会力量兴办老年养老基地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廖肇联主任得知刘泰安在望城区委大力支持下,正着手第三期养老工程建设,十分高兴。得知第三期工程将增加面积30亩,总投资金额将达到5000万元,计划从2010年到2012年三年内集休闲、康复、旅游于一体的安华养生养老山庄建筑面积将达到30000平方米,老年入住床位达到1000张,廖主任特别感到兴奋。
刘泰安,这位从农村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深深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就梦想着将来要建造一座大厦,为天下老人营造一个安享晚年的温馨家园,以慰藉年迈父母们的抚育之恩。让他(她)们有一个安度晚年的庇护所。是啊,生活中不能没有梦想,但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成圆,不是所有的希望都能实现,生活不能没有希望,心弦不能放弃梦想啊!
并不是立意制造飘渺,如果生命只是一具呼吸的器官,那么,生存的意义又在那里呢?
刘泰安深刻地理会到这一点,他曾说过:一切都是希望,一切都是梦幻,而所有的征兆,都是开始。只有行动才是准则。
在这个不眠的夜晚,站在窗前,回忆着这一生的拼搏历程,回忆着他的善行之举得以实现,刘泰安笑了,笑得那么地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