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航母覆灭:日“伊400”潜艇一仗未打向美投
曾经的水下航母:日本“伊400”潜艇
据日本共同社4日报道,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调查研究所日前宣布,在瓦胡岛近海海底发现了二战日军“伊400”潜艇的残骸。参与调查的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专家认为,就当时而言,这艘潜艇“拥有改变军事战略的攻击能力”。
失利后的妄想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日本海军就开始重视起大型远洋常规潜艇的研制。1942年11月的一天,日本海军一架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从潜艇上起飞,一直飞到美国俄勒冈州的森林上空,投掷了两颗小型燃烧弹。此次袭击对美国造成的损害几乎为零,却令刚刚遭受中途岛海战惨败的日本海军大受鼓舞。他们设想在未来建造一种能直抵美国海岸、携带攻击机的超大型潜艇,接近美国海岸之后放出更加先进的水上攻击机袭击美国本土。
日本海军将这艘潜艇命名为“伊400”号。同型潜艇也被称为“伊400”型潜艇。日本海军在“丸五”造舰计划中准备建造18艘该型潜艇。后来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伊400”型潜艇的建造数量又被缩减为5艘。但就是这种打了折扣的计划,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完成。
1943年1月18日,“伊400”号在日本吴海军工厂正式开工。1944年1月18日,该艇下水。1944年12月30日,该艇正式完工。“伊400”号长122米,宽12米,吃水7米,标准排水量3530吨,水下最大排水量6560吨,续航力在16节航速下为3.3万海里,据称足以连续绕地球航行一周半。核潜艇诞生之前,该型潜艇是人类建造的最大、能航行最远的潜艇。
“伊400”潜艇装备8具鱼雷发射管,1门140毫米舰炮,另有3门三联装25毫米高炮和一门单装25毫米高炮。潜艇甲板上有耐压机库。耐压机库为圆柱形,长31米,直径3.5米。在机库内存有3架爱知“晴岚”水上攻击机。
随帝国一同覆灭
“伊400”建成时,日本帝国早已穷途末路。因此日本海军为“伊400”制定的作战计划格外疯狂:驶进美国海岸后用“晴岚”水上攻击机投掷由731部队研制的细菌弹。由于害怕美国严厉报复,这一计划被废弃,改为攻击巴拿马运河。
然而随着战局继续恶化,攻击巴拿马运河已无意义。日本海军决定让2艘“伊400”型潜艇偷袭已被美军占领的特鲁克基地。7月23日,“伊400”和同型艇“伊401”出征。根据计划,它们将在8月17日放出飞机实施自杀性攻击。
但人算不如天算。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伊400”和“伊401”的艇员经过激烈辩论后决定返回本土。
战后,由于苏联提出想派人参观“伊400”型潜艇,美军击沉了所有已完工的该型潜艇,将未完工的也全部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