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重访老兵杨运星
来源: 时间: 已阅:0次
杨运星曾参加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立下了不少战功。返乡后,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他一直默默无闻。因长期务农,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跟老伴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辛。去年3月3日,本报刊登《烽烟散尽,抗日英雄热血犹存》一文,报道了杨运星老人的故事和生活现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界热心人士纷纷以各种方式看望慰问杨运星。
时隔一年半,当记者再次走进杨运星家中时,发现昔日破烂不堪且屋顶漏水的房子,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已经焕然一新。墙壁经白灰粉刷后变得亮堂堂的,屋顶也不再漏水了,厨房里添置了一些新厨具,老人的房间里还辟出一块地方建了1个卫生间,并安装了抽水马桶,生活方便了不少。见到记者来访,杨运星招呼记者坐下。记者看到,老人脸色依然红润,身体仍然硬朗。
“父亲的身体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听力和视力明显下降了。”杨运星的四儿子杨淼中告诉记者,今年3月中旬和8月初,杨运星因视力模糊、腿脚不便,曾摔倒过两次,所幸没有受伤。每天晚上,老人都会坐在门口等待儿子工作归来;每周五下午,他总会坐在门口等候在县城读书的孙子。兴致来了,老人还会向孙子讲述当年浴血战场的故事。
“全国各地很多热心人士关心我父亲 。”杨淼中说,老人平日里闲着时会把热心人邮寄给他的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解密《国家记忆》明信片翻出来,仔细观摩,并时常沉浸在战争的回忆里。
在记者采访时,来了一批深圳客人:民革深圳市委员会的10多名代表。他们来到杨运星家中,给老人送来了慰问金、慰问品,并为老人戴上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天 下为公 ”、“博爱”、“孙中山头像”等纪念章。随后,客人们纷纷围坐在杨运星身边,认真聆听他兴致勃勃地追忆当年的辉煌战斗经历
上一篇:王兴峰: 退伍军人的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