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之战 越军伤亡不比法军高多少
奠边府战役有1.1万名法军被俘(资料图)
揭破奠边府之战的西方谎言
2013年10月4日,越南著名将领武元甲大将去世,奠边府大捷的最高指挥官走完了102年的人生岁月。今年是奠边府大捷59周年,但一些战争历史的真相,却依然被西方人的有色眼镜所遮盖着。
几十年来,西方人一直歪曲着一些战争事实,试图证明“西方人输给东方人”只是因为对方不计伤亡的“人海战术”。西方人至今仍声称,越南在奠边府伤亡高达2.3万,其中阵亡达8000人,相比之下奠边府法军总共只有1.6万人,其中伤亡9000余人。
众所周知,奠边府战役实际上是中国式步兵战术的胜利,越南军队充分学习了中国作战经验,并且在中国顾问指导下,在奠边府将中国式作战思想发挥地淋漓尽致。然而,西方人总是不肯承认东方人的能力和进步,总是将东方人的作战胜利归结为“人海战术”,进而贬低中国和越南的形象,从而在舆论上和心理上维持所谓的“西方优越感”。
事实上,越南人民军在奠边府的伤亡,远比西方人宣称的少得多。据中国顾问团和越方统计,越军共投入四个师共5万人,阵亡和重伤不治共4020人,入院伤员9118人(包括二次负伤重复统计),792人失踪(包括逃兵)。而法军在奠边府确认战死至少2200人(最后两天数百人战死未进统计),失踪1729人(基本都认定为死亡),受伤总数无法具体统计,被俘达11721人(包括5200余名伤员,另有部分伤员战时空运后方)。无论是阵亡还是受伤,越法两军的数字几乎是1:1,越南可能只是略多。
这个事实,完全推翻了西方人几十年来一厢情愿的臆测。其实,如果按照8000人阵亡的说法来算,仅仅5万人的越军早就丧失了全部的一线兵力,根本不可能获得最后胜利。
客观上讲,法军投入的基本是精锐伞兵部队,单兵战斗能力极强,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强的步兵。尽管越军投入的也是主力步兵师,但单兵素质无法和老练的欧洲雇佣兵相比。在奠边府几次具体的面对面交火战例中,法军伞兵都曾发挥出压倒性优势。
尽管如此,越军的战术发挥却值得称道。尤其是在战役初期,越军各级指战员战术灵活性很强,全面压制住法军炮兵,火炮抵近攻击法军工事,迅速攻下西北的兴兰高地、独立山高地和板桥高地,一千多法军被歼,越军伤亡很少。真正造成越军巨大伤亡的,还是东部高地的持久战斗。特别是争夺C1高地时,越军一直保留在二线的最精锐102团盲目出击,在狭窄正面搞成了“人海战术”,伤亡高达700余人,法军仅伤亡87人。
法军将森林密布的奠边府盆地,修建成了光秃秃的坚固防御工事群。(资料图)
炮兵的正确运用,是越南人民军在奠边府获胜的关键因素。(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