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老兵看天下 > 老兵资讯 >
  • 八旬“老兵”入党记
  • 八旬“老兵”入党记

    “加入中国共产党,给了我为人民、为党奉献的机会,我要把爱党、爱人民的感情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今年初夏,在建党90周年华诞之际,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国税局退休干部、现年80岁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张斌,在向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地宣誓后,回想自己人生追求之路,感慨万千,幸福在脸上洋溢。

     祖籍湖南邵阳的张斌,1931年12月出生在湘西南靖县(现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河街一个银匠家庭。1948年,张斌考入长沙育群中学后,开始接受新思想,积极参与各项进步活动,被推举为学校食事会(学生会后勤管理部门)主席,并在育群中学与明德中学联手创办的《快报》担任主笔,以实际行动为长沙和平解放出力。从那时起,马克思主义就在他思想中萌芽,一颗向着革命的火热之心,由此点燃。然而,在长沙即将解放之际,因家中突生变故,张斌只得返回邵阳老家,后辗转到靖县。刚刚萌生的政治追求,暂时搁浅。

     1951年3月,入伍仅4个月的张斌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入朝后,张斌相继参加了反击“联合国军”“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的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无数战友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事迹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张斌。特别是身边的共产党员,事事带头,冲锋在前,使他从灵魂深处受到了震撼,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政治信念。1951年11月,身负重伤的张斌被转回旅大市(现大连市)医管处治疗。1953年10月,张斌转业到旅大市设计公司,先后担任了公司团支部书记,成品组组长,并多次被评为“积极工作者”。

     政治上趋于成熟的他,开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而此时,“肃反运动”却开始了。1957年,张斌被错划为“右派”,1966年,被红卫兵遣送回靖县农村劳动“改造”,遭受批斗。在这长达二十年的岁月中,张斌对党始终一腔忠诚,痴心不改。他说,想起战争年代牺牲的战友,自己是幸福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张斌获得平反,并被安排到靖县税务局工作。重获政治新生的他,心中重新燃起希望,再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1986年6月,张斌在县委党校参加了“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正当他满怀热情地准备“投入”党组织的怀抱时,张斌又一次受到了“考验”。由于解放前动荡岁月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家庭成份,特别是异地“平反”材料残缺不全等原因,上级党组织当时没有批准他的入党请求。

     1993年,张斌年过六十离职退休。虽然数次与党组织擦肩而过,但他却坚持认为,自己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先入党,对党的追求反而更强烈了。他撰写了《缅怀烈士浩气长存----记王尔滨与卢景祥两烈士》、《祖国永远留在我心中》、《庆祝建国60周年颂辞》等大量回忆抗美援朝、歌颂祖国的文章,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过着“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张斌仍也不时感到莫名的失落,特别是每年“七一”前后,张斌的心里更是有种说不出的惆怅。

     2008年5月,汶川突发大地震。看到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救灾,全国上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张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叹:“这样的场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会出现!”当单位发出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号召时,张斌冲在前头,别人捐100,他捐200;别人捐衣服2件,他捐三四件……“能有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共产党带给我的,组织就是我的‘家’。不完成入党心愿,不进到‘家’里,我会死不瞑目!”张斌的入党愿望,也再次被“唤醒”。随后,张斌重新整理思绪,多次向单位党组织汇报思想状况。2010年底,张斌再次庄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

     张老的事迹和信念,深深地感动着大家。多年来,党组织也始终没有忘记张老这个坚定的追求者。在市、县组织部门的关心下,县国税局党组多次派人对张老的情况进行调查和落实。张斌终于在建党90周年之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0多年的不懈追求,60多年的艰辛实践,一辈子的坚定信仰,张斌以八旬高龄喜圆了“入党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