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王健林:一个真正的社会企业家
四川(楼盘)人,1954年生,1970年入伍,1986年从部队转业进入大连(楼盘)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1989年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
1970年,15岁的王健林成为吉林省军区边防四团最年轻的一个战士。到了28岁那一年,王健林已经成为全军最年轻的一名团职干部。1987年,响应国家“百万裁军”的号召,32岁的王健林告别了他的戎马生涯。
转业后,王健林来到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但一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使得王健林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变。负债数百万元的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濒临破产,区政府为了拯救这个“烂摊子”,面向全区公开招贤。本来被他人认为仕途无量的王健林竟出人意料地主动请缨,自愿去担任西岗住宅开发公司经理。从此,王健林踏入了房地产这个圈,建立了万达集团。17年的军旅生活,在王健林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军魂地产神人
提到万达,熟悉房地产业的人大概都会情不自禁用“帝国”来形容它。无论是惊人的发展速度、庞大的资产规模还是越来越完备的产业链,万达无疑创造了一个神话。在每一次转型和“大跃进”式发展的背后,是其掌门人王健林的国际化野心和军人坚韧的品质。
王健林把诚信经营和狠抓工程质量作为开创事业的立足点这也是军人的立足点。1991年,王健林带领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万达集团前身)开发的大连市民政街小区成为全东北第一个住宅工程质量全优小区,被首届“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组委会授予当年全国唯一一块“优质住宅工程”奖牌。
1996年初,针对当时房地产行业质量低劣、面积短缺、欺诈销售的普遍现象,王健林在全国房企中率先提出“三项承诺”,保护消费者利益。2000年6月29日,建设部、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六家单位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千人大会,推介万达集团销售放心房的经验,王健林作为房企唯一代表做典型发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部首次推介一个房地产企业的典型经验。
富有创新精神的王健林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敢闯敢试、敢想敢干,带领企业像打仗一样猛打猛冲,创造众多中国第一。万达在行业中全国首家旧城改造、全国首家跨区域发展、全国首家开发商业地产、首创“订单地产”和“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万达全国首家规模投资文化产业,现在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全国首家跨国并购美国大型文化企业。
“胆子要大,脸皮要厚。到了黄河心也不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是王健林在多个公开场合说过的话。一路走来,他始终独辟蹊径、拒绝模仿。
军人出身的王健林,凡事喜欢制定目标,他是一个坚定主义者,无论打几百场官司、多大的困境,他都会坚持不懈。王健林不是一个刻意低调的人,他喜欢直言直语,有问必答,跟他做事情喜欢迎难而上一样,每次接受采访时,他也喜欢有挑战甚至“刁难”的问题,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他有像鹰一样的眼神。
正是这样的强硬性格,让王健林在万达“像神一样的存在”。说一不二,上下员工对其恭敬有加;管理严苛,在有些人眼里甚至有些刻板。
王健林是个极为“苛刻”的管理者,“大干快上”是他的目标。万达有自己的信息研发管理中心,每一个项目从开始到最后都实行模块化管理,从建造、设计、招商到现金流,每一天要做什么事情都有详细的编制,稍有差池便会亮起警告的“黄灯”甚至“红灯”。他要求每个万达广场在拿地后18个月就要开业,这样的速度在地产界相当罕见。
虽然待遇丰厚,但很多人无法承受这样的高速运转,因此,万达内部员工尤其是高管的流转率非常高,万达也因此成为商业地产的“黄埔军校”。
专业慈善家
王健林带领万达集团在积累财富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财富的品质,他是全国企业家中最早提出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身体力行的企业家。万达集团连续多年成为全国创造就业排名第一的企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40万人,万达集团是全国纳税最多的民营企业之一,2011年纳税163亿元,2012年纳税202亿元。
万达集团是全国最早推行节能建筑的企业之一。作为中国商业地产开发规模最大的企业,万达集团把商业项目的节能降耗当作重要大事来抓,2010年以后开业的万达广场全部达到国家星级节能标准,自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颁布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以来,全国获得这两项认证的商业项目全部是万达广场。
王健林把“共创财富,公益社会”作为万达的企业使命。25年来,万达集团奉献于社会慈善事业的现金累计超过31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民营企业中慈善捐赠额最大的企业,万达集团是全国所有企业中唯一七次荣获中华慈善奖的企业。王健林不仅自己带头做慈善,也要求万达集团总部和各地公司都成立义工站,所有万达员工都成为义工,每名员工每年至少做一次义工,使企业慈善蔚然成风。
在外界给予的众多耀眼的头衔之下,万达王健林独爱慈善家的封号。事实上,作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王健林,有着自己的计划,还对慈善的目的和创新提出了个性鲜明的看法。在他看来,慈善本身不为博名,至于做慈善的这些年,无非就是企业的现金流实力越来越大,可能每年的规划预算在这方面多一点。他计划从2011年到2015年是20亿,平均每年4亿的安排。
“如果我的商业地产上市,可能我就会宣布把我在商业地产集团这部分股份捐出去,做一个大的慈善基金。这块资产大概相当于我在商业地产的资产的90%。慈善是一门专业,我们仅仅把它看成乐施行为是不对的,我会找一个团队来运作这个事情。”王健林表示。
经典语录:
以后人们评价我,觉得我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企业家,我就很满足了。所谓社会企业家,就是将社会贡献当做自己的第一责任,而且努力去践行这些标准,这是我追求的。西方对企业家最高级的评价就是社会企业家。比如像比尔·盖茨、巴菲特,挣很多钱,但是挣钱的目的最后是捐给社会。
说我脑袋坏了我觉得不一 定,从辩证法的角度讲,谷底就是爬升到起点。在谷底的时候,最需要支持。我肯定不是救世主,我只是一个有责任感和热情没有完全泯灭的企业家。中国足球的滑 坡是一个十多年的过程,想两三年就重新上去也不容易。我觉得足球能不能上去,我觉得不在现在这一批,而在于以后。
做商业地产,不是仅仅模仿、照搬照抄别人的项目和模式就可以了。上个月有一个人问我一个问题,让我用一句话概括万达成功的经验。我想了一下,要概括万达的成功,就是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我觉得这是一种侮辱,我和阿布完全不在一个层次。阿布就是一个暴发户,靠切割国有资产发起来的,我的财富完全是靠万达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挣到的钱。第二,从德行来讲,他比我差远了,他成天花天酒地的。从钱的角度讲,我还不知道究竟我和他比谁多呢。
据我的分析,中国的房地产系统性风险一定会在这五年左右爆发,我只希望能再给万达两年时间,到时候,万达持有的开业物业将超过1000万平米,租金收入大概能有六七十亿。这样一来,即使系统性风险真的降临,这些收入也足够保证我们的吃饭、还息了。
现在可能是买房的最好时候,因为现在国家政策帮你按压啊,如果现在不买,明后年,再有些恢复性增长更吃亏,现在买比较合适。你看美国的CPI英国的CPI 都创造了这几年的最高纪录,这说明通胀是世界性问题,中国想把通胀按下来,是很难的,这种通胀会反映在所有的商品价值上,包括房价。如果不是投资或投机行为,对真正有住房刚性需求的人来讲,在今年年末或明年年初,应该是买房子最合适的时候。
一个是民营企业自身更多吸纳学生就业,不要完全考虑成本。因为民营企业大多数不是垄断行业,很多也不是高科技行业,是密集型、服务型的企业,可能更多从成本考虑。所以本身民营企业应该在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时候,少考虑成本,多考虑就业问题。第二方面,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过去包分配, 或者是天之骄子的时代了,大学生应该拓宽自己的就业观念,不一定非得去政府、去事业单位,到民营企业就业,这样就业的路子会更宽一些。